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校本研修

提高教学有效性 让课堂充满活力

作者:教研室穆福存    浏览:5137次发布时间:2016-01-12 14:56

提高教学有效性 让课堂充满活力
蒲城县荆姚镇原任魏村小学   弥俊亚
(一)、试卷特点
    如果说考试如体检,那试卷就是最好的体检设备。设备的质量将决定着体检的效果。本套试题分为四种题型:我会选择、我会填空、我会判断、我会完成。试卷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分别穿插在这些题型当中,题型丰富,检测的内容比较全面,到位;抓住了本册书的重点,突显了难点,难易度适中,体现出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特思维能力,注重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及学习方法的积累等课程理念,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好处。这些题型的出现无不彰显新课程理念在教材中的渗入。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参评人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优秀人数
优秀率
54
100
18
68.1
35
64.8%
16
29%
考题题型共分四类,下面我就具体谈谈学生的答题情况:
失分较多的题目
涉及的知识点
失分原因
我会选择7、8、10小题
7、金属的性质
8、植物的特点
10、生物的概念
7、没有搞清金属延展性的特点
8、没有搞清猪笼草的特性
9、没有搞清动、植的共性
我会填空2、7、9
2、动物的特点
7、植物的特点
9、水所占地球表面的百分比
4、不会写“鳞”“鳃”二字
7、没有搞懂题意,所问非所答
9、水所占地球表面的比例不清楚
我会判断4、8
4、植物的特点
8、物质材料
4、没有弄清狗尾巴草的特点
8、不能与实际生活结合
我会完成2、4
2、区分不同的液体
4、动植物的异同
 
2、部分同学没有掌握区分液体的方法,缺乏实践性 
3、没有真正搞清动植物的不同点
(三)存在问题剖析
    从分析中看出学生对题型和考试内容比较熟悉,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得比较扎实。但由于科学课程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而且平时没有单元考试,使这次期末考试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1、试卷上学生的错别字很多。虽然学生对题目内容熟悉,对题目答案熟知,但平时由于很少动笔,致使错别字多。
    2、部分学生存在审题不仔细,没有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缺乏正确分析题目的能力。部分学生不擅长运用已有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灵活应变的能力较差。  
    3、学生的学习严重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只注重知识的获取,而忽视了知识的来源渠道,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没有去关注身边的一些事情。
    4、虽然考查内容一样,但题型变了,学生便没了思路,做不出来了。
(四)对今后教学的思考及学校加强学科教学管理的设想
    1、在以后教学的过程中,要抓好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和培养。在教学中,一定要一课一得,将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强化,逐一过关。另外,还要多进行课外的拓展学习,进行相关联的引申,以增加课堂的广度和深度。
    2、注重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实验操作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师要尽可能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相结合,促使学生实践中出真知。
    3、建议学校配足实验设备,建立科学实验室,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中。这样既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利于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
    4、对于后进学生的提高应该加以高度的重视。平时教学中应该对他们多加关注,多引导、多启发、多提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放飞他们的科学理想。
善于总结的人,其脚步永远是向前的。对于考试,只要我们能结合试卷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调整策略,一定会再上新台阶。
    以上,结合上学期期末考试,与各位同仁做了点切磋。下边,本人就近些年来科学教学方面积累的一些拙见提出来与大家共勉。 
   (一)注重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教学,积极地把学生学习的场所引向生活和大自然。
农村虽远离都市,没有了城市的喧嚣与繁华。但农村大自然又有其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特点,使其成为“自然之源”,成为学生探究的最佳场所。活生生的虫、鱼、鸟、兽,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富有特色的土壤岩石等都是小学生探究的对象。科学课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加强联系他们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发挥孩子们丰厚的感性认识的优势来服务教学,自觉充实教学内容,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三年级的科学教学中有观察蜗牛的内容,为了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我让学生在课前每人至少捉一只蜗牛回来,农村是蜗牛生活的理想场所,不一会儿工夫同学们就满载而归了,课堂上学生真实的观察了蜗牛爬过的足迹,近距离地观察了蜗牛的外形。对于动物这章的学习我就如法炮制,孩子们在校园里分小组,带着放大镜,饶有兴趣地观察蚂蚁寻求救援,搬运实物的情景;观察蚯蚓排泄,活动的特点。通过对这些动物的学习研究,他们认识了这些极小的动物,并产生了爱怜之情。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去探究和发现,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科学是他们最喜欢的学科之一,是他们新接触的学科,如果不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没有动力,学习起来就会感到兴味索然,味同嚼蜡。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努力: 
    1、采用实验的方法,增强学习兴趣。 
    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全面提高科学的学习质量,做好科学实验是关键一环,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设计出许多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我带领学生观察了食用油与洗洁精的不同之处,验证了食用油浮在洗洁精这一奇特现象,探讨了原因;我和学生配合,验证热空气上升的特性,清楚了孔明灯上升的原理,一次次实验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2、强化动手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组织学生动手实验更能提高学习兴趣。马芯兰教师也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的确,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思维和想象最为活跃,能够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因此要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亲身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在参与中体验成功。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我先发给每个小组一些会下沉、上浮的材料,他们就会模糊地认为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没有关系的。我适时地提供大小一样,轻重不一样的材料。学生实验后又惊喜地发现,物体的沉浮与轻重有关。“物体的沉浮与大小有没有关系呢”?我再提供学生一组轻重一样,大小不一样的材料。学生实验后,又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在这一课中,我分层次地发放材料,循序渐进地增加问题的复杂性,使学生在逐渐复杂的问题中思维活动步步深入,步步推进,继而给人以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动力,促使学生去进一步发现,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教学 ,提高课堂有效性 。
    “大山挡不住信息,网络连接着未来”,“实施远程教育,实现资源共享„„”这是国家花巨资为我国所有中小学投入远程教育工程时的一句句佳话。随着这项工程的落实,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已不在是城里人的专利,乡村人也可以享用各地好的教育资源,也可以把图片、音频、文字材料及板书以动画的形式展现给每个学生。所以在实际教学科学课时,我们尽量做到多媒体与活生生的新鲜事物与学生亲身经历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巧妙的教学。 
    例如:在上《塑料》一部分内容时,除了利用投影片、录象片段等资料来展示塑料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和对人类环境造成的污染外,还让学生自己动手把一些塑料变费为宝,充分地发挥了塑料可循环利用的价值,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教学《形形色色的动物》》时,我也采用这一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为教材上所谓的形形色色数量的确是非常有限,而且有些动物我们的学生很难见到。
    另外我鼓励学生看中央十套的“教育科技”节目,其中“探索发现”“走近科学”等栏目,其内容、图文、解说对学生产生的教育效果,都是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很难达到的。 
    总之,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探究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科学教师教学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长久的、棘手的又必须要关注、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科学教师在实践总结中不断地完善,让我们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活用教材,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作好合理适时的评价,让科学教学真正的“科学、有效”,让科学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