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校本研修

“名师之路”学习心得体会

来源:蒲城县教研室    作者:教研室穆福存    浏览:3508次发布时间:2017-01-18 08:55

名师之路学习心得体会
蒲城县东槐院小学    李娟芳
    2016年12月16日,我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小学科学“名师之路”学习。名师们的课使我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新课程,新理念,新思路”带来的新变化。同时我还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科学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课后名师们的报告更是给我指明了方向。从名师们的授课和报告中,深受启发,归纳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堂的开放延伸。众位名师的课,展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这次听的几节课,在他们的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让学生从想知道的问题研究,通过动手实验,讨论研究得出结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并建立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曾宝俊老师的《食物中的营养》体现这一科学教学方法,教学中先出示8个月不正常孩子的头部(大头孩),抛出问题:为什么宝宝会长成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奶粉的营养成分得出人所必需的营养,再给生活中食谱进行分类,归类。再研究食物中所含有的七大营养。名师们把讲解动作要领看成是对话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体会”、“品味”还给了学生。同时,在他们的教学中肯定性评价体现出尊重、鼓励的原则,在新课标的条件下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确实该对课堂教学中的“评价”问题重新认识。
    2、课堂的资源投入。他们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现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风貌,在他们的教学中不仅充分展示了教学内容的显性因素,而且发掘了隐性情感因素。尤其是王天峰老师的《研究磁铁》,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正确情况下磁铁的南北极都会指向地球的南、北极,为什么你们的磁铁悬挂起来是这样呢?让学生说说原因,通过讨论,有的学生猜想是磁铁问题。老师肯定了这个同学的结果,磁铁是特制的,和正规磁铁不同,磁铁的南北极是扁长型的,其实磁铁就是指的南北极,只是特制磁铁的形状和常规磁铁不同。体现了教师对科学课堂资源投入及对课堂知识的深化;她能恰到好处的把教学内容隐藏的内容,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展示升华。从名师门的授课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从而是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达到“思维活越流畅、创新精神涌动”的最佳境界,真正行之有效的改革了课堂教学,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3、科学的探究方法。从徐杰老师的《科学课中的观察与实验》中认识到现在科学课存在的问题是浅层次的教学,而深层次的教学是为理解而教,让学习真正发生,学生通过思考真正理解。教学论讲义中对深层次的科学教学,是学生们用类似于科学家探索科学问题的方式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思想观念、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正如他的课堂《点亮小灯泡》中,学生们进行自己的试验,电池、电线、小灯泡、就是实验的工具。在课堂中,老师变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们实验中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有的反复做,在成功和失败中探索了科学,激发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了学习科学的乐趣。对于深层次科学教学,一要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中,老师的角色仅是组织者、引导者。从而说明,科学探究活动与观察实验活动不同,科学探究活动里有观察活动和实验活动,他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参与的活动,关注学生“动手做”和“用心想”。
   4、突出的科学素养。传统的科学课程,主要目标是掌握科学知识,但新的科学课程,总目标是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课程教育,既要有利于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亦要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曾宝俊老师在《创意科学课堂设计》报告中说,科学教育是要让学生在科学实验中不断遭遇失败,尝试实验中的喜怒哀乐,从而让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和社会中成功与挫折。科学教育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众人拾柴火焰高”,认识到“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科学需要责任和担当、合作与共享。教学中不仅仅要认识教材中所提供的那些素材,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如何自己去探究,自己去认识周围的事物和自然界,以便能解决更多的问题。因此,要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联系生活实践,加深理解已学过的知识。
    短短两天的学习,使我深切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教育素养,更要有不断学习、多思多想的意识,这才是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关键。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在深受启发的同时,也有新反思,深感当前教育任务的艰巨。在新的课改理念下,如何使教学工作焕发出新的光彩,是我们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思想,为己所用,在上课的平台上演绎自己的教学人生。